当代医药论丛
主办单位:吉林医药学院
国际刊号:1672-2523
国内刊号:22-1350/R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4719 人次
 
    本刊论文
浅谈静脉血标本的采集与检验质量关系

   【中图分类号】   R446.11+9

  摘要  血液标本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关系非常密切,标本是否合格直接影响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血液标本正确采集要规范,从检验目的,患者情况,标本采集时间、部位、顺序、是否有特殊要求都应了解,标本及时送检,方可提高检验质量,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性,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对疾病的诊断认识使得相关的实验室检查项目越来越多,准确的高质量检验结果可以协助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检验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1]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的前提是合格的标本。标本的质量管理包括采集、处理、储存和运输等,标本的采集首当其冲,由此可见能否正确采集合格标本对分析前质量保证尤为重要。血液标本作为临床运用最多的标本类型,更能体现正确采集的重要性。医护人员应掌握各类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适应症、原理,了解相关的影响因素、检验标本的采集要求、具体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才能得到符合检验要求的高质量的标本。

  1.医护人员的准备

  血液相关检查一般采用血清,还有血浆、全血。因检验目的不同,血液标本通常采用抗凝管(根据抗凝剂不同分为柠檬酸钠类、枸橼酸钠类、EDTA盐类、肝素类等)或促凝管(有无添加剂的)。用于测定生化常规项目、PCR检测、血清免疫等标本采用促凝管,环孢霉素A、流式细胞分析仪上的检测项目、血细胞分析及血型检测采用EDTA盐类抗凝管,血沉测定采用枸橼酸钠类抗凝管,凝血机制检测采用柠檬酸钠抗凝管,糖化血红蛋白测定采用肝素类抗凝管等。只有选择合适的采血管,采集的标本才能反映病人真实情况、得到可靠的检验结果。对于患者的化验单,应当根据检验项目选择需要使用何种类型采血管,共抽几管血。

  2.患者的准备

  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指导和帮助,需了解患者生理、病理因素,生活环境和习惯,食物和药物因素等。[2]使患者充分认识到合理正确留取标本的重要性,对自身治疗的意义,才能使患者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3.  血液标本的采集

  3.1 生物学要求  采集前应禁食12h,避免剧烈运动,尽可能在其他检查及治疗前采血,尽可能在上午7-9点采血,[9]采取正取的体位,严格操作与消毒。

  3.2 准备采集标本需用的器械、采血管

  3.3 采血部位 多采用静脉穿刺,尽量选择较大的静脉,尽量避免边输液边采血,无法避免时应从未输液一侧或输液部位远端采集。使用止血带1min内采血,见回血立即松开止血带,抽血时避免溶血,尽量抽取足够的血量。

  3.4 采集顺序 多管采集时原则上先抗凝管后非抗凝管。对于凝血管和血常规管的顺序,有研究报道主张后血常规先凝血,由于针头离开人体时附着有组织因子,可能影响实验结果。[3]采集后需混匀的标本要防止凝集,不应混匀的要防止溶血。

  3.5 采血时间  除血细胞分析外多数都要求空腹,血液许多项目正常参考值是以空腹血样为统计标本[4],也有特定要求时间采血(如葡萄糖、激素及药物疗效检测等),急诊采血无时间限制但须注明。

  4.  血液标本的及时送检

  标本放置时间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实验表明,血糖在放置5h后降低60%,血钾在放置5h以上,结果成倍增高。血氨在采血后立即送检与1-2h后送检结果差异性很大。[5]实验证明有26种生化检测项目随存放时间长短出现检验结果的变异,因此只有使用新鲜的标本才能是检验结果真实反映病人的实际情况。[6]标本的及时送检能够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总结合格的血液标本的重要性

  血液标本不合格主要指抗凝管中的标本凝集,非抗凝管中的标本明显的溶血、脂肪血,输液同侧采集,应采集的标本量不足或过多等;还有采集时未进行三查四对,导致标本资料不符,检验目的与标本不符等。标本凝集时其结果肯定是错误的,一些外观没有明显凝集的标本不但不能反映患者的真实情况,同时对检测仪器也造成一定的损害,延误检验报告的及时发出。输液同侧采集的标本会将血液稀释,对血红蛋白,电解质,葡萄糖等生化检测项目的影响非常大。有报道指出输液时采血对血肌酐、尿酸、血糖、血钾、钠、氯、尿素氮7项生化指标造成20-30%的波动,其中血糖可高出216%。[4]标本溶血后其中增加的红细胞碎片和红细胞内容物都会直接影响相关检验项目结果,如红细胞数目、钾离子浓度、一些酶类的结果,以及一些用比色法检测的项目都会受到影响;有报道指出同一病人的标本溶血后会导致19项生化指标有差异。[5]一般而言,毎毫升血液可分离出0.45-0.50mL左右的血清,[7]但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水肿的、高红症肺心病患者,血液粘稠度较高可分离血清量较少,故需多采集一些以避免重新采血。凝血标本使用的抗凝管采血量应控制在1.8-2.0mL,血常规管采血量也应控制在管上的定量,采血管中的抗凝剂比例是固定的,标本过多或不足都会影响抗凝效果,最终都会严重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采血时间未严格掌握的,如糖耐量实验时间未严格控制,血糖饭后1~2h明显增高,3h后才可恢复正常。采集时是否空腹,会对许多结果造成影响,如进食后可使血糖和甘油三酯增高、无机磷降低;高蛋白饮食,会使尿酸、氨、尿素氮、磷等浓度增高;高脂肪饮食后甘油三酯的水平是空腹的10倍多[8];有报道指出一顿标准餐后甘油三酯可升高50%,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可升高20%,胆红素、无机磷、钙、钠和胆固醇可升高5%左右,进食脂肪食物而形成的脂肪血对分析测定有光学干扰作用,还能抑制某些酶的活性,使检测结果偏低;[1]而空腹时间过长也会造成检验结果的不真实性,如空腹时间超过16小时后,因为过度饥饿反而会使血清白蛋白、葡萄糖、含量降低,血清胆红素因清除率减少而上升[7]。临床对诊断心肌梗死时标本采集的时间的选择会直接影响结果,肌红蛋白、肌钙蛋白、磷酸肌酸激酶三项试验在病程的不同时间结果是不同的,肌红蛋白在发病2-4h出现阳性结果,肌钙蛋白在发病4-12h阳性率最高,磷酸肌酸激酶在发病6-9h阳性率最高,[*]不了解实验的窗口期而选择实验会导致错误的判断,延误病情。

  检验结果的失真,直接导致临床延误病人的诊断、治疗,造成病人的痛苦增加不必要的负担,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减少实验误差的关键是减少实验前误差,而规范的高标准标本采集是取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的第一步,准确的检验结果是临床与检验的共同的责任 <http://www.ldyy.net.cn/ywhlb/yk/yk200709/jykxyfx.doc>,需要广大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丛玉隆。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及对策[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8)

  [2] 孙步彤,宋丁,盛传伦。影响实验室检查的生理因素和干扰原因[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4.8(4):443-444.

  [3] 丛玉隆,张海鹏,任珍群。血液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标本的采集及其控制。中华检验医学杂志,1998,21(1):1140

  [4] 冉隆德。 控制影响血液生化检验质量的标本误差因素。 陕西医学检验杂志,1998,13(1):17.

  [5] 韩靖云,张秀珍。不合格采样及送检导致生化指标波动原因的探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1,4(2):113-114

  [6] 陈芳建。血液标本保存时间对各种生化检测指标的影响。检验医学,2006,21(1):87.

  [7] 寇丽筠。临床基础检验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

  [8] 王北宁。 分析前及分析后质量保证的有关问题。 全军检验医学研讨班资料汇编, 2001,88.

  [9] 徐国莉。护理工作中检验标本的不规范采集及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11(1):41.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当代医药论丛》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当代医药论丛》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